西方人物雕塑蛇女神
克里特島上有很重要的美術遺跡和傳說中的彌諾斯王的宮殿,這座宮殿中的西方人物雕塑以輕快、優(yōu)美的情調為主,這樣的情調使克里特的美術令人向往,也成為了自己的特色。
從留存下來的雕塑作品看,克里特人似乎對那種莊嚴雄偉的大型雕塑沒多大興趣。他們不會創(chuàng)作《獅身人面像》,正如他們不會建造金字塔。小型的、輕巧的雕塑作品才是適合他們的,才是與彌諾斯王宮及其壁畫相匹配的。
《蛇女神》和《二山羊》不妨視為這樣小型作品的代表,前者為圓雕,后者可算浮雕??死锾厝藙?chuàng)作的圓雕有不少是《蛇女神》這樣的小型人物形象,它們主要是以赤陶土制成的,個別也有用象牙和青銅為材料的。一般的推測,認為它們用于宗教目的。
這個蛇女神,兩手舉著小蛇,身上纏著大蛇。照許多古老的宗教蛇是與地神和男性生育力相聯(lián)系的。而她袒露的豐乳,也是女性生育力的象征。(還記得《維林多夫的維納斯》吧?)但也有人認為她可能是位女察司,她對蛇的操縱或許代表一種儀式。
其實,對今天的觀賞者,更有意義的或許是從純粹審美的角度審視她。從形式上看,《蛇女神》運用了古代埃及等地流行的那種正面樣式。她站在那里,面對我們,重心穩(wěn)定。那由腰部向下漸漸延展的長裙,一直垂到地面,除襯托腰肢纖細之外,更增加了她的沉穩(wěn)。兩乳與雙臂等都是對稱安排的,它們與她頭頂上的鳥、雙手中的蛇、身上的蛇,相互之間形成一種精巧的配合。在這些彼此呼應的部分中間,正是蛇女神形象最引人的乳房,同時,白白的膚色使它更顯眼。
蛇女神雖然是以那種莊嚴感濃厚的正面對稱方式出現(xiàn),但她并不像埃及雕像那么僵板沉重,仍然有股輕巧、活潑、優(yōu)美的味道,原因是她的許多細節(jié)并不生硬刻板。人體經頸到乳再經腰到裙,可以說有著生動的曲線變化,與此相對的橫向部分,手臂和蛇也有豐富的曲線。另外,不同的色彩也增加了優(yōu)美的感覺,最突出的是光潤白皙的乳房在視覺上的效果。難怪有人把這件小彩陶像與18世紀可愛的洛可可風格的貴婦人形象相提并論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人物雕塑的用途
-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廣場毛主席雕像。--人物銅雕
- 正義女神雕塑|手握天平利劍的正義女
- 大型徐若木銅像發(fā)貨了
- 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孔子雕塑手勢的意義及對于師生的一些啟發(fā)動作的代表意義
- 鑄銅艱苦歲月雕塑背后的故事
- 鑄銅周恩來銅像在南開大學新校區(qū)落成
- 孔子雕塑擺放位置?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高三米自由女神像安裝在山東萊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