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征古代人物雕塑|魏征銅雕塑
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,是唐玄宗的諫議大夫,以直諫敢言著稱,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,享有很高的聲譽,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諫議大夫,構建的魏征古代人物雕塑,頗受人們的愛戴。
魏征從小喪失父母,家境貧寒,但喜愛讀書,有遠大志向,對于各種書籍、學問能融會貫通,曾出家當過道士。隋大業(yè)末年,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后,任元寶藏書記員的魏征被李密任命為文學參軍,掌簫文書卷宗:唐高祖武德元年(公元618年),李密失敗后,魏征隨其人關降唐.但很久未被任用。高祖武德二年(公元619年),魏征在被派往河北途中被竇建德俘虜.竇建德失敗后,又回到長安,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幕僚。
玄武門之變后,李世民登基,任用魏征為諫官,從此,輔佑唐太宗17年。被世人稱為唐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和歷史學家。他以犯顏直諫而聞名;那種“上不負時主、下不阿權貴、中不侈親戚、外不為朋黨,不以逢時改節(jié)、不以圖位賣忠”的精神.千百年來一直傳為佳話。
李世民剛剛登基的時候,常與魏征兩人共同議政,魏征有經國濟世的大才,性子又耿直,無所顧慮,有什么話都敢于直言。而李世民也努力想成為一名明君、仁君,只要是對黎民百姓有益的,對政務施行有利的意見,都欣然采納。
魏征死后,唐太宗李世民非常的惋惜,經常到凌煙閣的功臣紀念館去悼念魏征,追贈魏征為司空、相州都督,謚“文貞”,還寫下了“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知得失”的千古名言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人物雕塑的用途
-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廣場毛主席雕像。--人物銅雕
- 正義女神雕塑|手握天平利劍的正義女
- 大型徐若木銅像發(fā)貨了
- 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孔子雕塑手勢的意義及對于師生的一些啟發(fā)動作的代表意義
- 鑄銅艱苦歲月雕塑背后的故事
- 鑄銅周恩來銅像在南開大學新校區(qū)落成
- 孔子雕塑擺放位置?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高三米自由女神像安裝在山東萊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