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禹古代人物雕塑為什們手拿一把叉
我們從小的時候就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,在很多園林廣場中我們也會看到大禹古代人物雕塑,而大禹人物造型中,多數(shù)都是手拿一把叉,這是有什么寓意嗎?
五帝時期,洪水泛濫成災,百姓苦不堪言,連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,帝堯也是兩手一攤無可奈何:"嗟,四岳,湯湯洪水滔天,浩浩懷山襄陵,下民其憂,有能使治者?"眾人不敢接茬,趕緊甩鍋給鯀:"等之未有賢于鯀者。"鯀臨危受命,前后治水共達九年之久,他的治水方法非常傳統(tǒng),那就是"治",而且是硬治??蛇@種方法終究是治標不治本,洪水倒是越淹越高,堤壩被沖毀者甚多,九年的付出沒有解決本質(zhì)問題。
就在這個時候,大禹挺身而出,扛起了治水的大任。大禹帶領部下輕裝上陣,考察地理風貌,逢山開山,遇洼筑堤,目的就是把洪水引流到海里去。那么,問題來了,大禹開山和開道的工具是什么呢?沒錯,這就是大禹手上之物的用途所在。這不叫叉子,而是古代的一種農(nóng)具:耒耜(lěi sì),可視為是如今耕犁的前身。
耒耜主要用于翻土,耒是一根木棍,耜是頭部的金屬,它是中國農(nóng)耕文化的重要農(nóng)具,《易經(jīng)》載,神農(nóng)"斫木為耜,揉木為耒,耒耜之利,以教天下。"耒耜的形制有很多種,有類似于鐵鍬的,有像斧頭的,也有如大禹手上叉子式的。大禹治水卻拿著翻土用的耒耜,顯然是開河道用的。
大禹古代人物雕塑造型手拿叉子是有深刻含義的,大禹最主要的功績就在于治水,那么紀念他必定要凸顯他最顯著的功績。大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,是因為他對治水方法進行了改革,而耒耜便是改革的象征。突出耒耜,就是突出大禹的智慧形象,突出遠古先民的智慧結晶。
推薦產(chǎn)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人物雕塑的用途
-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廣場毛主席雕像。--人物銅雕
- 正義女神雕塑|手握天平利劍的正義女
- 大型徐若木銅像發(fā)貨了
- 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孔子雕塑手勢的意義及對于師生的一些啟發(fā)動作的代表意義
- 鑄銅艱苦歲月雕塑背后的故事
- 鑄銅周恩來銅像在南開大學新校區(qū)落成
- 孔子雕塑擺放位置?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高三米自由女神像安裝在山東萊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