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人物雕塑服飾特點
關于人物雕塑的制作從時間上可以分為幾大類,名人雕塑、偉人雕塑、現(xiàn)代人物雕塑、古代人物雕塑等等,我們就拿古代人物雕塑來說,并不是單純的塑造這個人物像不像,其服飾細節(jié)等等也有符合所屬時代特點。
我們就拿塑造漢朝時期的古代人物雕塑來說,出于保暖的需要,漢代人習慣重疊穿衣,領口、袖口逐層顯露地“三重衣”式樣。這三層袍服領口、袖口等處多有彩色緣邊,衣作繡,錦為緣,且逐層顯露,形成了豐富的層次對比。
到了魏晉時期,魏晉服飾承襲秦漢服制,一般上身穿襦或衫,下身著裙。衫者寬博,梁簡文帝《小垂手》詩云“且復小垂手,廣袖拂紅塵?!贝藭r的女服流行衣擺垂袿,有的還在身前系蔽膝,兩側(cè)綴數(shù)條三角形的長飄帶,顯現(xiàn)出天衣飛揚的瀟灑和乘風登仙的氣韻。
唐代女性著裝,以小袖短襦和高腰掩乳的長裙最為流行。孟浩然《春情》詩云“坐時衣帶縈纖草,行即裙裾掃落梅?!痹娭蟹Q以女裙之長,可以用裙擺掃散落在地面的梅花。唐代女性服飾造型參考彩繪女陶俑、唐代畫家張萱作《搗練圖》中的女性形象。
唐代婦女發(fā)髻花樣翻新、層出不窮,是這一時期女性形象的典型特征之一。髻是一種實心的發(fā)式。初唐時發(fā)式,大多作成朵云型。至太宗時,發(fā)髻漸高,形式日益豐富,有高髻、倭墮髻、低髻、風髻、烏蠻髻、同心髻、花髻、樂游、半翻等髻式。
在宋代女服中,最具特色和流行的款式當屬褙子。褙子,也寫作“背子”,是一種男女皆穿,尤盛行于女服的服裝。在許多宋代繪畫中都能見到。褙子多在衣襟、袖口和兩腋側(cè)縫處裝飾印金緣飾,時稱“領抹”。
推薦產(chǎn)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人物雕塑的用途
-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廣場毛主席雕像。--人物銅雕
- 正義女神雕塑|手握天平利劍的正義女
- 大型徐若木銅像發(fā)貨了
- 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孔子雕塑手勢的意義及對于師生的一些啟發(fā)動作的代表意義
- 鑄銅艱苦歲月雕塑背后的故事
- 鑄銅周恩來銅像在南開大學新校區(qū)落成
- 孔子雕塑擺放位置?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高三米自由女神像安裝在山東萊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