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代表性名人雕塑
中國近代史上經(jīng)歷了無數(shù)戰(zhàn)爭,在與帝國主要,封建主要,官僚資本主義的抗爭中出現(xiàn)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,也出現(xiàn)了許多讓人敬佩的英雄人物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近代代表性的名人雕塑。
曾國藩——天降大任的自覺擔當者,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具影響的風云人物,中國本土最具勇敢堅毅的改革家,中國歷史上最具完善人格的士大夫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最具理想的化身,曾國藩的逝世,象征著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尊精神偶像的消失。
李鴻章——國破山河在,洋槍隊隊長戈登曾一針見血地說道:“中國人是一個奇怪的民族,他們對一切改革都很冷漠。”又說在他所認識的中國人中,唯有李鴻章,才有一點改革的愿望。在一部屈辱的百年近代史上,李鴻章孤獨而寂寞的身影映照在寬大的天幕前,幾乎受盡了上自朝廷高官。下至普通百姓,來自方方面面的天底下最多的唾沫與罵名。他為清廷做了一輩子的替罪羊。
李大釗:1918年7月,發(fā)表《法俄革命之比較觀》一文,指出:“俄羅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紀初期之革命,是立于社會主義上之革命”,向中國人民第一次正確地闡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質(zhì)。1919年9月、11月,他又發(fā)表《我的馬克思主義觀》一文,明確地把馬克思主義稱為“世界改造原動的學說”,并且對馬克思的唯物史觀、剩余價值學說和階級斗爭理論作了比較系統(tǒng)的介紹。這表明,李大釗已經(jīng)成為中國的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。
周總理:1953年12月,周總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,首次系統(tǒng)地提出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,經(jīng)過1955年的萬隆會議為許多亞洲國家所接受。1956年,周總理代表黨中央提出了“向科學進軍”的口號;1963年,周總理將我們黨的一系列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思想、政策和主張歸納為“一綱四目”,“一綱”即臺灣必須統(tǒng)一于中國。
推薦產(chǎn)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人物雕塑的用途
-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廣場毛主席雕像。--人物銅雕
- 正義女神雕塑|手握天平利劍的正義女
- 大型徐若木銅像發(fā)貨了
- 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孔子雕塑手勢的意義及對于師生的一些啟發(fā)動作的代表意義
- 鑄銅艱苦歲月雕塑背后的故事
- 鑄銅周恩來銅像在南開大學新校區(qū)落成
- 孔子雕塑擺放位置?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高三米自由女神像安裝在山東萊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