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人物莊子的人生境界
在我們的歷史中有這樣一位人“莊子”,他被后人雕刻成了人物雕塑,被稱為古代人物雕塑莊子,這是為什么呢?因為莊子是中國文化中最意味深長的一個哲學家,他高蹈獨立與眾不同,他是生于那個時代但又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的哲學家。在當時眾多的哲學家看來,人生其實就是一個帶著鐐銬跳舞的過程。生命壯美舞姿翩躚,但也無非是在一個無法擺脫的環(huán)境中起舞而已。
在當時儒家強調仁和禮義,其實禮義就是我們人生的界限,你不能脫離人生和社會的規(guī)則而生活,就像魚兒離不開水、花朵離不開陽光。這似乎是哲學家的通識。而莊子就大不同。莊子追求的人生境界,恰恰是擺脫那些路徑依賴,擺脫環(huán)境的束縛,掙開那些人性的枷鎖,脫離人世間的所有對靈魂的羈絆,如他的《逍遙游》中的鯤鵬一般,扶搖直上九萬里,最后走向無所待的逍遙的境界。
莊子是追求逍遙境界的思想家,他的理想不是君子不是賢人更不是帝王,哪怕是上古的帝王,也不在他的眼里。他的理想是高蹈于逍遙之境,超越我執(zhí)之境,超越功利,達到審美之境、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至人、神人和圣人,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莊子是超越了整個時代,他是站在云端的智者,是俯瞰眾生的至人,是追求無所待終極逍遙的探索者和布道者。
為何《莊子》的開篇,就是逍遙游?因為逍遙游中寄托了莊子的人生理想——無所待。因為無論是誰,有所待的話,你的人生就無法達到真正的自由。莊子的逍遙游,講的不是鯤鵬的故事,而是人生境界的故事,狡猾的莊子,把人生的四種境界藏在鯤鵬扶搖而起的故事中,讓我們去細細品味。
莊子的《逍遙游》給我們的啟示是,人生其實就是等風來、乘風起,逆風飛翔,最后放棄對風的依賴,完成生命主體的自由,完成靈魂復歸的過程。這個過程的最后結果就是無所待,達到莊子所說的超越了人間的功利和欲望的逍遙的境界。所以,人生是從有所待到無所待進化的過程,你掌握了無所待,你就能成為莊子眼中的至人、神人和圣人。
推薦產(chǎn)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人物雕塑的用途
-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廣場毛主席雕像。--人物銅雕
- 正義女神雕塑|手握天平利劍的正義女
- 大型徐若木銅像發(fā)貨了
- 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孔子雕塑手勢的意義及對于師生的一些啟發(fā)動作的代表意義
- 鑄銅艱苦歲月雕塑背后的故事
- 鑄銅周恩來銅像在南開大學新校區(qū)落成
- 孔子雕塑擺放位置?孔子像擺放在哪合適?
- 高三米自由女神像安裝在山東萊陽